3个“流动家庭”子女的上学选择
【来源:易教网 更新时间:2017-04-02】 流动儿童缘起于流动人口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,人口流动不断加速,一些流动人口家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,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某种缩影。流动人员子女就学情况如何?《法制日报》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。
公立幼儿园难进
王女士是山东人,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3年,并取得了户口。由于工作岗位调动,王女士来北京工作并认识了李先生,两人结婚后育有二女,老大今年4岁,老二今年8个月。
“虽然在北京买了不限购的房子,但是户口问题一直解决不了。老公自己创业,户口一直在老家,我的户口在上海。”王女士对记者说。
按照王女士的说法,几年内把孩子的户口落到北京不太现实,想到上海教育政策和资源也不错,于是他们想办法把两个孩子的户口落到了上海。
当被问及在北京生活,没有户口会不会对孩子的教育造成影响时,王女士说,“影响还是会有的,老大上幼儿园就感觉到了阻力。现在许多公立幼儿园也是采用划片的方式,条件比较严格,不仅要求在片区内有房子还需要有户口。我家旁边就有公立幼儿园,每个月1000元左右,这当然是首选,但是政策是只有在招不满的情况下,才可以经过层层筛选让外地孩子入园。每年名额都很紧俏,现在的状况是‘一位难求’,许多片区内符合资质的家长都要半夜去排队报名,我们户口在上海也不符合入园标准,所以开始就没抱太大希望。网上报名时填报了4家,意料之中,都没录取。于是我们就把孩子送到了附近的私立幼儿园,每个月5000元,与公立幼儿园的价格相比翻了5倍”。
“我和老公工作都很忙,加上生活成本高,既没办法自己带孩子也无力请保姆。”王女士告诉记者,于是她把父母从老家山东接到了北京,6个人蜗居在60平方米的房子里,父母平时帮着做饭带孩子。
“目前来看,除了我们多花点钱,孩子在幼儿时期接受的教育暂时不受影响。我们把孩子送到的私立幼儿园采用双语教学,可能在早教方面还比公立幼儿园好点。但是再过两年,老大要上小学,才是真正犯愁的时候。就我现在所了解的情况,孩子只能采用借读的方式,要办的手续很复杂,需要相关证明、街道审核、网申,最后是相关部门的联合审核。明年开始,我就要着手准备了。关键是我们的房子不在学区,即使申请通过了,也不能保证孩子的学习环境。我和老公已经商量了,到时候即便托关系也没办法择好的学校借读的话,我们就只能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。走一步看一步,事在人为,初步想法还是在孩子高中毕业考大学时,把她送回上海,那里的政策还是蛮好的。”王女士说。
孩子在老家上学
对于张先生来说,遇到的困难更多一些。
2013年,张先生毕业后与女友一起留在北京工作,随后两人结婚。
“北京房价太高,就算两家能凑出来首付,拿户口也是个问题,没有户口,孩子以后上学会很麻烦。”张先生说。
于是,张先生夫妻作了这样的决定,租房在北京奋斗几年,再回济南安家置业。去年8月,张先生的妻子怀孕,两人准备用这几年攒的钱在济南买房,张先生则独自在北京继续打拼。
“我现在接了私活,下班后回到出租屋继续写代码,这样就能赚双份钱。等我在北京再赚几年钱,就回老家跟老婆、孩子团聚。”张先生说。
在被问及为什么不把孩子接到北京时,张先生说,“没有户口,根本享受不到好资源,还不如回老家去”。
钱女士和丈夫带着孩子租住在北京某小区的地下室。
钱女士的丈夫是一名外来修理工,平时丈夫出去工作,她就在家照看孩子。
钱女士的孩子也会和小区里的孩子一起玩耍,虽然孩子们都能玩到一起,但彼此的生活还是存在一些区别。通常孩子都会使用磨牙棒,钱女士用来给孩子磨牙的却是一根胡萝卜。其他孩子如果有一些用不上的玩具、衣服,家长们也会送给钱女士。
“孩子的姐姐在老家上学。孩子大些了还是回老家,孩子需要上幼儿园、上小学。”钱女士说,和她一样在北京务工的人,有些人没有让孩子上幼儿园,就是自己把孩子带到上学的年龄,然后再想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