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毅元帅用诗与孩子沟通 名人家教
【来源:易教网 更新时间:2024-12-30】
陈毅与子女的特殊交流方式
诗沟通,隔空表达情感
陈毅作为一位有才华、幽默风趣的元帅,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声誉。他与子女之间的故事充满了趣味,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陈毅的父亲陈昌礼是一个读书最多、在诗词歌赋、琴棋书画方面都很成功的人。这让陈毅在国学方面有了相当的基础,并且在以上领域也有出色的表现。正是基于这个原因,陈毅建立起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交流方式,即通过诗歌进行沟通。
诗歌中蕴藏的深意
陈毅经常与子女谈论古今诗词,或者用诗词中的微言大义对子女进行教诲。他回忆起唐诗中的一句诗,表达了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的含义,告诫子女要永远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上。
1949年,陈昊苏写了一封信给正在打仗的父亲,信的末尾附上了他和弟弟创作的一首诗歌。从那时起,陈毅的家人逐渐习惯用诗歌进行沟通。
陈毅对子女教育的关心
陈毅对子女的学业和职业都事先有一定的设想。他希望长子从政,二子搞工业,三子搞农业,小女儿搞外交。这个设想是出于对中国建设事业的关心。
陈毅在教育子女方面,对于学习和功课的关心比较随意,但一旦学业和未来的事业联系在一起,他就非常重视。他通过写诗和勉励的方式,传达给子女对于学习、工作和人生的重要性。
陈毅与子女的温馨家教
母严父慈的印象
在陈毅的家庭中,他的妻子张茜比较严厉,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也比较严格。相比之下,陈毅比较宽松。
父母的争执和孩子的触动
有一次,陈毅夫妇带着小儿子去广东旅行。张茜建议儿子写一篇游览观后感式的作文,为了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。陈晓鲁对这个额外的任务表示抵触,引发了他妈妈的脾气。陈毅尽力缓和,但他的想法却遭到了张茜的埋怨。陈晓鲁受此触动,通宵不眠地写作,终于赶出了一篇作文。父母看后,流露出了欣慰的神情。
陈毅与珊珊的琴艺之约
陈珊珊上小学时,除了要学好学校的功课,妈妈还要求她学弹钢琴。陈毅在听说有外国钢琴家来华访问演出时,总是会带着陈珊珊去欣赏。陈珊珊为了完成妈妈对她学琴的严格要求,放弃了和朋友们一起玩的机会。她的坚持和诚实让人敬佩。